館內動物模型景觀。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龐筠濤 攝
館內動物模型景觀。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龐筠濤 攝
廣西新聞網南寧8月2日訊(記者 王飛 實習生 龐筠濤 王雅霜)暑假是學生們身心放松的時候,也是增廣見聞的時候。暑期來臨,各地的圖書館、博物館、書店人氣旺起來,成為暑期熱門打卡地。日前,開館試運行不久的廣西自然資源檔案博物館,成為不少家長和孩子們暑期免費打卡的熱門選擇。
記者在廣西自然資源檔案博物館觀察到,正值暑期,不少家長攜帶孩童來參觀,還有學;驁F體組織夏令營安排學生來此處參觀學習。除知識介紹、標本展外,博物館還采用了多種現代技術對自然資源、演化歷史、生物種類進行科普和再現。據了解,該館設有地球廳、古生物廳、地質環境廳、珠寶玉石廳等八大功能展廳,并設有包含5D影視廳、科普圖書閱覽室和地學科普體驗中心等在內的輔助功能區。館內展出來自30多個國家的精美礦物、古生物化石、隕石等標本3000余件,是一座珍藏自然精品的寶庫、探索地球奧秘的窗口,和普及地學知識的殿堂。
市民譚女士表示,自己經常帶女兒參觀博物館、科技館等文化韻味比較豐富的場館,這樣的活動能讓孩子增長見識,并且能將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轉換到現實生活中,非常有意義。而館內豐富的展出方式,特別是虛擬動畫展出更能幫助幼齡兒童理解內容,用小孩感興趣的方式教會他們知識。
天氣雖然炎熱,但博物館依舊一票難求,還有少數未能成功預約到票的游客只能在門口觀望。據來參觀的鐘女士介紹,她是提前了一周在網上進行票務預約,而且是守著半夜零點準時搶的票,如果等到白天再去預約基本都是無票的情況。在疫情防控期間,博物館每天的參觀人數是有限制的,一般都需要游客在網上提前預約,超過人數限制便不再允許其他人進入。